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警示 > 正文
安全警示

    安全警示

    落水后的自救指南

    时间:2025-04-25 15:08  点击:

    夏季来临,天气逐渐炎热,游泳、戏水的人明显增多,溺水事件时有发生。如果不慎意外落水,请务必保持冷静,第一时间脱掉鞋子和身上其他重物,并采取正确的漂浮姿势。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体力消耗,增加身体浮力,为自救或等待救援赢得宝贵时间。以下是几种实用的水中自救姿势建议:


    1.仰漂(最省力,适合会游泳者)

    动作:身体放松,仰面平躺,头部后仰使口鼻露出水面。 

       双臂向两侧展开或轻划水保持平衡,双腿自然伸直或微屈。 

    呼吸:缓慢用口吸气,用鼻呼气,避免呛水。 

    优点:消耗体力极少,适合长时间漂浮。 

       便于呼救(面部朝上)。 


    2.水母漂(适合不会游泳或体力不足者)

     动作:深吸一口气,低头蜷缩身体:双手抱膝,膝盖贴近胸部,头部埋入水中。 

        身体会自然浮起,像水母一样漂浮。 

     换气:每隔几秒抬头快速吸气,再恢复姿势。 

     优点:利用肺部空气增加浮力,适合短时间休息。 



    3.踩水(适合有体力时维持平衡)

     动作:直立水中,双臂在胸前水平划动(如“摇橹”),双腿交替上下踩踏(如骑自行车)。 

        保持头部露出水面,呼吸均匀。 

     适用场景:等待救援或调整姿势时使用,但较耗体力。 



    4.借助漂浮物

     抓住任何可漂浮的物体(如木板、空塑料瓶、救生衣),将其抱在胸前,身体仰躺以减少动作。 


    关键原则

    1.保持冷静:惊慌会加速体力消耗和呛水。 

    2.减少动作:不必要的挣扎会让人下沉,尽量用漂浮姿势节省体力。 

    3.利用衣物: 

     脱下裤子扎紧裤脚充气,可临时作为浮具(需一定技巧)。 



    不同水域的注意事项

    急流/海浪:不要逆流挣扎,顺水流方向缓慢靠向岸边或漂浮物。 

    低温水域:减少活动,避免体温过快流失(“静漂”更安全)。 


    提示:这些方法可为自救争取时间,但获救后仍需就医检查(尤其呛水后可能引发后续风险)。平时建议学习基础游泳和漂浮技巧!

    视频来源:金水区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

    © 2022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小和山高教园区留和路525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524号浙ICP备11027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