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管理 > 安全教育 > 正文

安全教育

心理健康案例

时间:2011-03-04 03:11  点击:

案例

2006年11月,湖北省某高校刘某在校园里跳楼自杀,原因只是组织一次演讲赛的失败。

刘某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自幼父母离异,与两个姐姐一起生活。为了不让孩子们因家庭变故而受到打击、伤害,要强的母亲一直没有成家,独自挑起生活重担,加倍地将母爱倾注在家庭唯一的男孩——刘某身上,两个懂事的姐姐也处处呵护着弟弟。刘某深知母亲和姐姐的心愿,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学习上,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得老师、同学的喜爱和崇拜。然而,谁也不曾想到,笼罩在优秀光环下的刘某却因过于要强、爱慕虚荣而使自己的心理渐渐扭曲,脆弱得不堪一击。

学校举办一次大型英语演讲比赛,筹办工作由刘某负责。在生活中一帆风顺、从未受过挫折的他,处处要求完美,要求做得最好,他全身心地投入了这次比赛的筹备工作,挑选竞赛人员、会场布置、邀请有声望的教授当评委……事无俱细,他都做了周密的部署,万事俱备,只等比赛开始进行了。

然而,在比赛即将开始的时候,被邀请的两位教授几乎同时通知他,因故不能出席演讲比赛。这一消息给了他沉重的一击,使其情绪由高峰一下沉到低谷。

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下午,同班的参赛者,即刘某一直爱慕的女生告知他无法参加比赛了,连演讲稿也没开始写。刘某彻底绝望了,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重新安排人参赛,写稿子实在来不及!他所在的院系肯定拿不到好成绩。

晚上十点大家都回寝室准备睡觉了,学生公寓的门也快关了,刘某还没有回来,好友A担心情绪不好的刘某会出事,及时报告了辅导员。于是大家开始寻找,操场、教室、图书馆……找遍了整个校园,直到凌晨三点。然而,同学的关爱没能留住刘某轻率的脚步,不知道他是怎样躲过了老师、同学的搜寻,也不知道他当时有没有想过含辛茹苦养育他的母亲,有没有想过失败的竞赛在漫长的人生中并不算什么,更没有人知道他从教学楼上跳下去的一瞬间有没有后悔自己愚蠢的行为,有没有留恋美好的人生。

一个花季少年就这样带着他所谓的面子、尊严不负责任地去了,而留下的是同学、老师的惋惜和痛心,留下的是他母亲、姐妹等亲人相互搀扶着响彻校园的悲恸的哭泣声……

点评: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坎坷,但每一次挫折都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积累更多的经验,让生活更丰富多彩。生命赋予每个人只有一次,同学们应该正确对待人生的挫折,珍惜宝贵的生命。

© 2022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小和山高教园区留和路525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524号浙ICP备11027291号